染织记录 | 鱼冻布的首次织造实验
|| 先上成品图
「把酒话桑麻」系列之鱼冻布
经线生丝,纬线苎麻。
长4米,幅宽0.2米。
染材:苏木、蓝靛




织鱼冻布其实源于一次失败的尝试。
2020年11月,万载问苎之后(看文章回顾),回到杭州想用现代织机来织造手工夏布,煮了苏木染苎麻线,扎染了经线,刷了一层海藻胶,费了好大力气穿综筘上机。一切看起来很美好,但没织几行就把经线刮起了毛,眼看着就要断了。



停下来思考了一下,有多方面原因,一是经线质量不过关,二是海藻胶刷经浓度和次数不够,经线表面没有形成稳定的光滑面。
在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前提下空气湿度再高一点就应该可以织了。
这一截经线就此被雪藏,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拯救它。



既然现在经线不能用手绩苎麻线,那就用生丝来试试。
手工缫的生丝和苎麻一样都是扁纱,未加捻的纤维有种浑然天成的朴拙。
织物密度参考了刀爷手上那块鱼冻布25根/厘米的经密,saori不是用来织超细丝织物的织机,最密的筘只能到一厘米10孔,穿20根经线的情况下,2片综已经挤得密不透风。
所以织这块鱼冻布也几乎用上了saori的极限能量,“真是为难你了。”
经线用掉了前几次手工缫丝的全部生丝,牵经的时候才发现品质好不一,最后一次缫的质量比较好,天然卷曲度高。
不知是不是杭州水质比北京的优秀?
最终牵经是418根4米的生丝,10羽筘,织完幅宽是20厘米。




纬线用的苎麻和少量生丝。
主要用苏木和蓝靛染色,一个粉色系是霞光一个蓝色系是暮色。
彩色的生丝用得较少,是上一次织「霞光」时剩下的,稍稍点缀了一下,用来对比加入苎麻后的不同手感和肌理。





特别想分享一下手绩苎麻线上色的妙处,因纤维本身有不均匀的粗细,还有绩头的加捻,染色后会呈现出些许斑驳感。
这种随机分布的色彩变化,在织造时让人兴奋。
也对比看过几块素胚布染色后的效果,确实同先染线再织不太一样,但究竟何种不同,暂时还无法严谨表述出来,等尝试多一些再总结吧。




这次织造以平纹为主,对于织了2年的熟手来说,织4米布理应很快。但我太天真了,光整经就花了一天。这次想先穿筘再穿综,但是穿完筘后发现,我用的不是单片线综,要把一个筘眼里的2根丝按顺序分综后再穿到综片上简直是死亡挑战。
若是卷经完成后再穿综,就意味着要重新再穿一次筘,绝望.jpg

当时已是深夜2-3点,思考了一下,决定还是重来一遍,先综再筘,卷经轴时相对会更均匀。全部穿好后上机试织了一截,效果满意终于放心了。

一抬眼窗外,天已经露出鱼肚白,东边有霞光闪耀,正好看看杭州的日出,人生头一回呢。

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ouhe.net/chengzhang/2021-02-22/77267.html